我方缠世故,而已返于真。
亦岂异流俗,自难逢若人。
病多独嗜学,客至不知贫。
毫发独无媿,情钟骨肉亲。
哭中齐兄三首。宋代。汪炎昶。 我方缠世故,而已返于真。亦岂异流俗,自难逢若人。病多独嗜学,客至不知贫。毫发独无媿,情钟骨肉亲。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与广州庠友罗道卿同谒伦白山太史索家君竹小隐序后数日赋一绝以速之。明代。张天赋。 万丈龙门未易过,感君指引渡风波。海头多少傍人眼,不济于今将若何。
访采石臻山主不遇 其二。宋代。李之仪。 十年采石寄漂蓬,广济虽名寺亦空。将为新来有消息,依前山不结蓬笼。
相书语(张璟藏论妇人相引此)。两汉。佚名。 目有四白,五夫守宅。
寄吴信叟。宋代。郑刚中。 闻说吴郎入汉中,扫除亭榭祝东风。三年不与故人醉,留取数枝桃杏红。
怀李聪峦随宦新甫 其七。明代。申佳允。 一望云烟渺,蛩声四壁秋。有怀频问月,无兴强登楼。水隔三秋恨,星分两地愁。相思浑不寐,欲汎剡溪舟。
四十咏 其二十八 徐太学益孙。明代。王世贞。 徐生貌温如,骨节不茅靡。兴词虽沃若,所造有根柢。拂袖平原门,掩关骠骑里。不为造物弄,翛然事名理。勖哉出世资,毋轻慕才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