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元范,申州义阳(今河南信阳)人,唐代大臣。介廉有才。武则天时,为凤阁侍郎,坐救裴炎,流死巂州。 ...
胡元范。 胡元范,申州义阳(今河南信阳)人,唐代大臣。介廉有才。武则天时,为凤阁侍郎,坐救裴炎,流死巂州。
张叔卿,中国人,,生卒年待考。唐朝人,官至广州判 官。 ...
张叔卿。 张叔卿,中国人,,生卒年待考。唐朝人,官至广州判 官。
程长文,唐代女诗人,生卒年不详,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因丈夫离家求取功名,有歹徒强暴不成而遭诬陷下狱。她在狱中日夜写诗鸣冤,终被昭雪出狱。今存诗三首。 ...
程长文。 程长文,唐代女诗人,生卒年不详,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因丈夫离家求取功名,有歹徒强暴不成而遭诬陷下狱。她在狱中日夜写诗鸣冤,终被昭雪出狱。今存诗三首。
周仲美,成都人,适李氏。诗一首。 ...
周仲美。 周仲美,成都人,适李氏。诗一首。
解彦融,字里不详。高宗时至玄宗初年时在世。曾作《雁塔》诗。玄宗开元八年(720),傅岩题此诗于雁塔。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二。《全唐诗》存诗1首。 ...
解彦融。 解彦融,字里不详。高宗时至玄宗初年时在世。曾作《雁塔》诗。玄宗开元八年(720),傅岩题此诗于雁塔。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二。《全唐诗》存诗1首。
柳郴(一作郯),唐大历间进士。集一卷,今存诗二首。 ...
柳郴。 柳郴(一作郯),唐大历间进士。集一卷,今存诗二首。
伍彬,五代楚诗人。邳阳(今邳县)人。五代时仕楚马氏。楚亡,入宋授安邑主簿。秩满,归隐全义分水岭。与廖融、路振友善。廖融《题伍彬宣》诗谓其“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路振则赠诗称其“已绝劳生念,虔心向竺乾”。伍彬工诗,诗人中“穉子出长沙经没,渔翁未报竹桥流”、《辞官》中“踪跻未辞鸳鹭侣,梦魂先到鹧鸪村”为人传诵。《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断句二联。 ...
伍彬。 伍彬,五代楚诗人。邳阳(今邳县)人。五代时仕楚马氏。楚亡,入宋授安邑主簿。秩满,归隐全义分水岭。与廖融、路振友善。廖融《题伍彬宣》诗谓其“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路振则赠诗称其“已绝劳生念,虔心向竺乾”。伍彬工诗,诗人中“穉子出长沙经没,渔翁未报竹桥流”、《辞官》中“踪跻未辞鸳鹭侣,梦魂先到鹧鸪村”为人传诵。《全唐诗》录存其诗一首、断句二联。
南唐时人。少负词学。晚为吉州永新尉,拙于政事,有贪名。太守行邑时察之,仍不悟,反作诗以讽太守。后为民所诉,乃按以法。事迹见《诗话总龟》卷三七引《江南野录》。《全唐诗》存诗2句。 ...
刘炎。 南唐时人。少负词学。晚为吉州永新尉,拙于政事,有贪名。太守行邑时察之,仍不悟,反作诗以讽太守。后为民所诉,乃按以法。事迹见《诗话总龟》卷三七引《江南野录》。《全唐诗》存诗2句。
张渐,循之从子也。天宝中,杨国忠辟为幕佐。与窦华、宋昱、郑昂、魏仲犀同列,官至翰林学士。国忠败,坐诛。诗一首。 ...
张渐。 张渐,循之从子也。天宝中,杨国忠辟为幕佐。与窦华、宋昱、郑昂、魏仲犀同列,官至翰林学士。国忠败,坐诛。诗一首。
高宗时人。调露二年(680)作《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全唐诗》存诗2首。 ...
高球。 高宗时人。调露二年(680)作《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诗,《全唐诗》存诗2首。
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号洪谷子。沁水(今山西沁水)人,一说河南济源人。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所著《笔法记》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现存作品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 ...
荆浩。 荆浩(约850-?),五代后梁画家。字浩然,号洪谷子。沁水(今山西沁水)人,一说河南济源人。因避战乱,常年隐居太行山。擅画山水,师从张璪,吸取北方山水雄峻气格,作画“有笔有墨,水晕墨章”,勾皴之笔坚凝挺峭,表现出一种高深回环、大山堂堂的气势,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所著《笔法记》为古代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提出气、韵、景、思、笔、墨的绘景“六要”。现存作品有《匡庐图》《雪景山水图》等。
(755—829)吴兴人,字蔚章。钱起子。德宗贞元初进士。宪宗元和中累官至中书舍人。穆宗长庆元年为礼部侍郎,主进士试,因不受段文昌、李绅请托,为文昌所劾,贬江州刺史。迁华州刺史。文宗即位,召拜尚书左丞。以吏部尚书致仕。 ...
钱徽。 (755—829)吴兴人,字蔚章。钱起子。德宗贞元初进士。宪宗元和中累官至中书舍人。穆宗长庆元年为礼部侍郎,主进士试,因不受段文昌、李绅请托,为文昌所劾,贬江州刺史。迁华州刺史。文宗即位,召拜尚书左丞。以吏部尚书致仕。
生平不详。一说其曾为僧,后还俗。《全唐诗》存李士元诗2首。 ...
李士元。 生平不详。一说其曾为僧,后还俗。《全唐诗》存李士元诗2首。
郑虔(691—759),字趋庭,又字若齐(一字弱齐、若斋),河南荥阳荥泽人,《新唐书》卷二〇二有传。盛唐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郑虔学富五车,精通经史,书画成就卓然一家,传略广泛见诸于《辞海》、《辞源》等辞书,以及历代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书法家等专业性辞典之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
郑虔。 郑虔(691—759),字趋庭,又字若齐(一字弱齐、若斋),河南荥阳荥泽人,《新唐书》卷二〇二有传。盛唐著名文学家、诗人、书画家,又是一位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郑虔学富五车,精通经史,书画成就卓然一家,传略广泛见诸于《辞海》、《辞源》等辞书,以及历代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书法家等专业性辞典之中,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
《全唐诗》收《赠米都知》诗一首,不载其名。近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疑为梁肃,不确。按梁补阙,应为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入宋,历官秘书郎直史馆、右拾遗、绵、眉二州通判。宋太祖开宝间,以左补阙兼知大理正事。后出知苏州等地。宋太宗雍熙中,为右补阙,仕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事详《宋史》本传。《赠米都知》诗出《南部新书》卷癸,应为其两次官补阙时作。《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
梁补阙。 《全唐诗》收《赠米都知》诗一首,不载其名。近人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疑为梁肃,不确。按梁补阙,应为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登进士第。入宋,历官秘书郎直史馆、右拾遗、绵、眉二州通判。宋太祖开宝间,以左补阙兼知大理正事。后出知苏州等地。宋太宗雍熙中,为右补阙,仕至翰林学士、工部侍郎。事详《宋史》本传。《赠米都知》诗出《南部新书》卷癸,应为其两次官补阙时作。《全唐诗》误作唐人收入。
孔丘即孔子,【公元前551年(庚戌)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华夏族,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籍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主要思想主张:“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礼”(以礼治理国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
孔丘。 孔丘即孔子,【公元前551年(庚戌)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华夏族,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南辛镇)人,祖籍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市夏邑县)贵族。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主要思想主张:“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礼”(以礼治理国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孔庙祭祀孔子。
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字介,汉族,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亦为赋作名篇。 ...
颜之推。 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字介,汉族,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颜之推著有《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北齐书》本传所载《观我生赋》,亦为赋作名篇。
王良士,贞元进士。为西川刘辟幕僚,辟败,应坐,高崇文宥之。 ...
王良士。 王良士,贞元进士。为西川刘辟幕僚,辟败,应坐,高崇文宥之。
杜兼,字处弘,中书令正伦五世孙。初,正伦无子,故以兄子志静为后。父廙,为郑州录事参事军事。安禄山乱,宋州刺史李岑以兵迎之,为追骑所害。兼尚幼,逃入终南山。伯父存介为贼执,临刑,兼号呼愿为奴以赎,遂皆免。建中初,进士高第,徐泗节度使张建封表置其府。积劳为濠州刺史。性浮险,尚豪侈。德宗既厌兵,大抵刺史重代易,至历年不徙。兼探帝意,谋自固,即脩武备,募占劲兵三千,帝以为才。元和初,入为刑部郎中,改苏州刺史。比行,上书言李锜必反,留为吏部郎中。寻擢河南尹。杜佑素善兼,终始倚为助力。所至大杀戮,裒蓺财赀,极耆欲。适幸其时,未尝败。卒,年七十。家聚书至万卷。 ...
杜兼。 杜兼,字处弘,中书令正伦五世孙。初,正伦无子,故以兄子志静为后。父廙,为郑州录事参事军事。安禄山乱,宋州刺史李岑以兵迎之,为追骑所害。兼尚幼,逃入终南山。伯父存介为贼执,临刑,兼号呼愿为奴以赎,遂皆免。建中初,进士高第,徐泗节度使张建封表置其府。积劳为濠州刺史。性浮险,尚豪侈。德宗既厌兵,大抵刺史重代易,至历年不徙。兼探帝意,谋自固,即脩武备,募占劲兵三千,帝以为才。元和初,入为刑部郎中,改苏州刺史。比行,上书言李锜必反,留为吏部郎中。寻擢河南尹。杜佑素善兼,终始倚为助力。所至大杀戮,裒蓺财赀,极耆欲。适幸其时,未尝败。卒,年七十。家聚书至万卷。
陈谏。 陈谏,河中少尹,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贬台州司马,再贬循州刺史,终于贬所。元和十五年(八二o)韩愈所撰唐南海神庙碑为其所书。《唐书王伾传》、《集古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