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解释
比屋可封[ bǐ wū kě fēng ]
⒈ 谓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形容多,到处都有。亦作:比户可封。
引证解释
⒈ 谓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
引《尚书大传》卷五:“周 人可比屋而封。”
唐 刘知几 《史通·疑古》:“尧 舜 之人,比屋可封。盖因《尧典》成文,而广造奇説也。”
后用以泛称风俗淳美。 前蜀 杜光庭 《寿春节进元始天尊帧并功德疏表》:“无向隅不获之夫,有比屋可封之俗。”
亦作“比户可封”。 严复 《原强》:“夫古之所谓至治极盛者,曰‘家给人足’曰‘比户可封’,曰‘刑措不用’。”
⒉ 形容多,到处都有。
引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美姝世不一遇,而妬妇比屋可封。”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措大庸人,比屋可封,不足责也。”
国语辞典
比屋可封[ bì wū kě fēng ]
⒈ 家家户户都可封爵。比喻教化有成就,国家多贤人。也作「比屋而封」。
引《尚书大传·卷五·略说》:「周人比屋可封。」
《文选·王襃·四子讲德论》:「天下安澜,比屋可封。」
反比屋而诛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8680875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