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àn bīng
注音ㄢˋ ㄅ一ㄥ
词语解释
案兵[ àn bīng ]
⒈ 止兵,屯兵不动。
⒉ 谓部署军队。
⒊ 放下兵器。参看“案兵束甲”。
引证解释
⒈ 止兵,屯兵不动。
引《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
《史记·周本纪》:“东周 与 西周 战, 韩 救 西周。或为 东周 説 韩王 曰:‘ 西周 故天子之国,多名器重寳。王案兵毋出,可以德 东周,而 西周 之寳必可以尽矣。’”
《宋书·臧质传》:“其日 质 案兵不敢救,故三营一时覆没。”
⒉ 谓部署军队。
引《晋书·刘聪载记》:“今 司马鄴 君臣以逼僭,雄劣不同,必致死距我,将军宜整阵案兵以击之,弗可轻也。”
⒊ 放下兵器。参见“案兵束甲”。
国语辞典
案兵[ àn bīng ]
⒈ 止兵不动。也作「按兵」。
引《荀子·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
《史记·卷四·周本纪》:「王案兵毋出,可以德东周,而西周之宝必可以尽矣。」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8680875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