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rú tóng
注音ㄖㄨˊ ㄊㄨㄥˊ
词语解释
儒童[ rú tóng ]
⒈ 明清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
引证解释
⒈ 明 清 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
引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文戏·歇后诗》:“云间 求忠书院,为 方正学 建也。一日,院观风,有儒童告考, 张郡侯 命学博往书院试之。”
《儒林外史》第七回:“传进新进儒童来。到 汶上县 头一名点着 荀玫。”
《清史稿·选举志一》:“儒童入学考试,初用《四书》文、《孝经》论各一。”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8680875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