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ng xíng
注音ㄑ一ㄥ ㄒ一ㄥˊ
繁体輕刑
词语解释
轻刑[ qīng xíng ]
⒈ 减省刑罚。
⒉ 犹轻典。
⒊ 轻罪。
引证解释
⒈ 减省刑罚。
引《韩诗外传》卷三:“省事轻刑,则痿不作。”
《宋书·沉攸之传》:“今皇上圣明,将相仁厚,约法三章,轻刑缓赋,年登岁阜,家给人足。”
⒉ 犹轻典。参见“轻典”。
引《后汉书·崔寔传》:“右趾者既殞其命,笞挞者往往至死,虽有轻刑之名,其实杀也。”
唐 杜甫 《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可念此翁怀直道,也沾新国用轻刑。”
宋 王安石 《汉文帝》诗:“轻刑死人众,丧短生者偷。仁孝自此薄,哀哉不能谋。”
⒊ 轻罪。
引《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未尝鞠人於轻刑,錮人於重议。”
吕向 注:“言人有轻刑者,宽而不问。”
国语辞典
轻刑[ qīng xíng ]
⒈ 不重的刑罚。
引《商君书·去彊》:「国彊,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
⒉ 减省降低刑罚。
引三国·魏·曹丕〈议轻刑诏〉:「广议轻刑,以惠百姓。」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8680875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