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kuáng nú
注音ㄎㄨㄤˊ ㄋㄨˊ
词语解释
狂奴[ kuáng nú ]
⒈ 狂放不羁的人。
⒉ 为自嘲之辞。
⒊ 凶暴之徒。
引证解释
⒈ 狂放不羁的人。
引南朝 梁武帝 《答萧琛》诗:“勿谈兴运初,且道狂奴异。”
明 宋濂 《王冕传》:“﹝ 王冕 ﹞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欢,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
清 孙枝蔚 《自题辛酉诗卷》诗:“豪士狂奴旧有名,飞扬跋扈竟何成。”
⒉ 为自嘲之辞。参见“狂奴故态”。
引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李尚书 雍熙 学道,散遣歌姬, 王西樵 责以诗云:‘谁为公画此策者,狂奴恨不鞭其背!’”
柳亚子 《秋夜不寐有怀佩宜内子红梨》诗:“诗成留待相逢日,端笑狂奴苦费才。”
⒊ 凶暴之徒。
引《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 秋公 珍重护惜。何意驀遭狂奴,俗气薰炽,毒手摧残。”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8680875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