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ǔ nì
注音ㄐㄨˇ ㄋ一ˋ
词语解释
沮溺[ jǔ nì ]
⒈ 谓水淹之患。
引证解释
⒈ 谓水淹之患。
引明 李东阳 《冀州城重修记》:“癸卯之春,沮溺未平,君乃议修復。”
⒉ 后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避世隐士。
引《论语·微子》:“长沮、桀溺 耦而耕, 孔子 过之,使 子路 问津焉。”
钱穆 新解:“﹝ 长沮、桀溺 ﹞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以名之。”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一:“不能效 沮 溺,相随把锄犂。”
唐 韦应物 《秋郊作》诗:“方愿 沮 溺 耦,淡泊守田庐。”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绍 巢 由 之絶轨,蹈 沮 溺 之高风。”
国语辞典
沮溺[ jū nì ]
⒈ 春秋时长沮和桀溺两位隐士。见《论语·微子》。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8680875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