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hé luán
注音ㄏㄜˊ ㄌㄨㄢˊ
繁体和鸞
词语解释
和鸾[ hé luán ]
⒈ 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鸾”。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撗木上称“和”,挂在轭首或车架上称“鸞”。
引《诗·小雅·蓼萧》:“和鸞雝雝,万福攸同。”
毛 传:“在軾曰和,在鑣曰鸞。”
《汉书·五行志上》:“故行步有佩玉之度,登车有和鸞之节。”
宋 陈亮 《酌古论三》:“於是驾以轻车,鸣以和鸞。”
章炳麟 《原儒》:“礼、乐世变易,射、御於今麤粗,无参连白矢交衢和鸞之技,独书、数仍世益精博。”
国语辞典
和鸾[ hé luán ]
⒈ 系在车上的铃铛。
引《诗经·小雅·蓼萧》:「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雝雝,万福攸同。」
《文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鸣和鸾,扬乐颂。」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98680875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