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èng ]

读音:mèng

拼音:meng

简繁:孟

五笔:BLF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BLF

笔画:8画

吉凶:吉

仓颉:NDBT

结构:上下

郑码:YALK

四角:17102

区位:3547

统一码:5B5F

异体字:

英汉互译:first in series,great,eminent

笔顺:横撇/横钩、竖钩、横、竖、横折、竖、竖、横

笔顺演示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712018年712014年70
2013年732007年702006年73
1995年801987年841982年99
明朝89元朝78宋朝55
北宋94

起源

孟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

孟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王朝时期齿序排列,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上古时期,人们对子女后代的尊卑排位很早即有了特定的嫡、庶观念。从在安阳殷墟出土的商时期甲骨文字中,已经有了“子孟次别于子之伯”的记载(该甲骨片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编号KCN-2704-141-03),说明其时对嫡、庶的分别已经十分明显。按商礼:伯,指嫡支长子,即正妻所生之第一子;孟,指庶支长子,指庶妻或妾妃所生之第一子。在典籍《礼·纬》中明确记载:“嫡长曰伯,庶长曰孟。”因此,“孟”,在很古早就已经作为子女嫡庶齿序的排列称谓,显然是孩子名字称呼的主要形式。中国古代奴隶制社会中、晚期的代表阶段殷商至两周时期,已经明确没有了禅让模式,君主之位的传承方式已经固定化为“嫡承庶辅”,“孟”也就成为了程式化的“次之第一”称谓的代表。因此,当继承人已经成年(虚岁十八岁)时,称作“天子之年”,说明具备了继承君位的能力,但父君健在,其只能等待,即谓“孟位以待”。这在典籍《书传》中也有明确解释:“天子之子,年十八,称孟侯。”另外,在古代,女子之兄亦称为“孟”,常有长孟、次孟……,指的就是类如大舅子、二舅子之类的称谓,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典型遗痕。在中国历史进入到封建社会之后,这种嫡庶称谓不但没有休止,而且愈演愈烈,因为它完全符合封建社会制度的人文理念,以至于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仍然深邃地固化在中国亿万民众之中,且不容忽视。

庶支长子之孟、嫡传继位之孟、女兄称谓之孟……等等,早就在中华人文历史上成为姓氏之始,孟氏一族远早于姬姓孟氏之源,其来源繁复深远,绝无一论。

孟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周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卫国,其开国之君为周武王弟卫康叔,都城在今河南境内。卫国传至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字公孟,因病不得继位,让位给其叔。

到了公子絷的孙子姬驱,便以祖父之字为姓氏,称公孟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孟氏者,是为河南孟氏。

孟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的鲁国公族庆父的儿子公孙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书记载,黄帝姓公孙,是少典氏部落首领的儿子。他生于寿丘(今山东曲阜),长于姬水,故又姓姬;后居轩辕之丘,因此号轩辕氏;再迁有熊(今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

庆父共仲虽为孟氏之始祖,但因其三年连弑二君,罪使国内大乱,人不敢敬,而孟子系庆父后裔,且才高德重,故孟氏族人尊奉孟轲为得姓始祖。

孟姓起源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墨尔奇特氏,亦称蒙格惕氏、穆奇德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灭里吉歹部,后为巴尔虎蒙古姓氏,世居扎鲁特(今内蒙古扎鲁特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穆氏、秦氏等。

⑵.蒙古族墨尔济吉特氏,亦称莫勒图特氏,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orjigite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⑶.蒙古族岳罗沁氏,亦称亦赫君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Yoloci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⑷.蒙古族亦赫君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孟姓起源五

源于满族,其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穆颜氏,亦称穆延氏,源出辽国时期五国部之一的抹拈部(抹捻氏),以部为姓,满语为Muyan Hala,世居浑春(今黑龙江黑河以北俄罗斯境内),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秦氏、穆氏等。

⑵.满族蒙果资氏,满语为Menggosi Hala,世居绥分(今黑龙江绥分河上游地区),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⑶.满族蒙古尔济氏,满语为Menggurgi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科尔沁(今内蒙古通辽、吉林西部一带)。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蒙氏等。

⑷.满族孟克伊哷氏,满语为Mengkyire Hala,世居蜚优城(今吉林珲春三家子乡高丽城村),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等。

⑸.满族墨克勒氏,满语为Mokel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⑹.满族墨勒哲哷氏,亦称莫尔哲勒氏,满语为Moljere Hala,汉义“用刀复仇”,世居巴林(今黑龙江伯力、俄罗斯哈布罗夫斯克)、白石(今黑龙江牡丹江镜泊湖)、阿穆达(今黑龙江哈尔滨山彦倭和)、松花江、黑龙江等地。后有达斡尔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曹氏、莫氏等。

孟姓起源六

源于鄂伦春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鄂伦春族玛拉库尔氏,亦称莫拉呼尔氏,玛哈依尔氏,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alakur Hala,汉义“分支”。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⑵.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世居精奇里江(今俄罗斯境内结雅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alal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

孟姓起源七

源于达斡尔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黑龙江志稿》记载:

达斡尔族莫尔登氏,亦称孟尔丁氏、孟尔的音氏、墨尔丹氏、莫塔哈利氏,满语为Mordin Hala,世居黑龙江布特哈地方(今黑龙江讷河)。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Malal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孟氏、莫氏、苍氏等。

孟姓起源八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孟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孟氏,世代相传至今。

当代孟姓的人口已达330多万,列在全国第七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7%。宋朝至今1000年中孟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V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河北,这三省的孟姓大约占孟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江苏、辽宁、山西、黑龙江这四省又集中了28%的孟姓人口。山东为孟姓第一大省,约占孟姓总人口的21%。全国形成以鲁豫冀、东北为中心的两大块孟姓聚集区。自明朝至今600年期间,孟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主要由东南部向中原、华北回迁,尤其突出向东北的迁移。孟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鲁冀京津、黑吉辽大部、内蒙古中部和东部、豫皖苏北部、山西东北部,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48%以上,中心地区达到1%以上,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8.4%,居住了大约54%的孟姓人群。在豫晋大部、皖苏中部、皖东北、湖北北部、陕宁、甘肃大部、新疆西北、内蒙古中西部、辽宁东段、吉林东部、黑龙江东南,孟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24%一0.48%之间,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国土面积的17.6%,居住了大约26.5%的孟姓人群。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梦西南)。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如今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武康县:治所在今浙江省北部。

平陆县:治所在今山西省西南端、黄河北岸一带地区。

安平县:汉朝时期置县(今山东益都),属于涿郡。唐武德初年置深州,为该州治所。唐武德十七年废深州,安平县归属于定州。

江夏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

安平堂:以望立堂。

平陆堂:以望立堂。

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亚圣堂:因孟子被称为“亚圣”而名其堂号。

一、mèng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侗、水、鲜、布朗、布依、达斡尔、鄂伦春、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庆父曰共仲,本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弒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

2、又注:“卫公孟絷之后,亦出自姬姓。以字为氏。”

3、《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与‘芒’通。芒卯即孟卯。”

4、清代高丽族有孟姓,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5、为金代女真族姓“抹颜”氏之汉译。《金史·国语解》:“抹颜曰孟。”

6、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达斡尔族有山大钦氏、朱路克氏、何乐克氏,皆出自墨尔迪音“哈拉”,其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音近之“孟”,遂为单姓。

7、鄂伦春族之孟姓,出自玛拉依尔“哈拉”,盖取其哈拉这首音谐以音近之“孟”而为单姓。

8、裕固族之孟姓,则由蒙戈勒氏所改(蒙戈勒,或译作“蒙格勒”)。本户族名,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而为音姓。春秋时鲁有孟之友,大夫;战国时有孟轲;三国时魏有孟达,新城太守;唐代有孟浩然,襄阳人,诗人。

二、

孟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4%,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26%。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67%。

孟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庶长为孟,故又曰孟氏。

2、春秋时卫灵公之兄孟絷之子孟彄,亦为孟氏。

3、金时女真人姓抹撚氏,汉姓为孟。

4、清满洲人姓。世居匣塔子、沈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后均有改为孟氏者。今满族姓。

5、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6、明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荡习喧百夫长为孟氏,系傣族。

7、裕固族蒙戈勒氏,汉姓为孟。

8、达斡尔族莫力登哈拉所属山大钦、朱路克、何乐克等莫昆汉姓均为孟。

9、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汉姓为孟。

10、彝族姓。四川德昌彝族姓俄母,汉姓为孟。

11、云南独龙族姓,以地名为氏。

12、土家、布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孟姓名人:

孟献子,周宣王时卿士。

郡望:昌平、武威,平昌。

变化:

1、与芒通,见《史记》。

2、明时杭州武林郡人孟宽二漂流至日本,仕长门国,称孟二官,后任荻藩,为医官。改日本姓武林名治庵,今日本广岛有其后裔,见《海外星云》。

历史名人

孟姓古代名人

孟子战国时代,(光大儒家仁政学说的亚圣),本名孟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代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幼年丧父,家境清贫,母亲知书达礼,聪明贤惠,“孟母三迁”,“断机教子”说的都是她教育孟子的故事。孟子长大后,十分仰慕孔子,他赴鲁游学,受业于子思的门人,日夜勤奋,深研儒学之道。中年学成后,周游列国,讲道德、说仁义,传布儒学以拯救时弊,一度担任过齐国卿相。但当时列国争雄,各国皆尚功利,纷纷以强凌弱,以大吞小,孟子的那一套“仁者无敌”的主张,显得十分迂阔而不合时宜,因此不被采用。晚年,孟子离开齐国,辞官回乡,效法孔子“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专致教育,同他的徒弟万章等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而作《孟子》七篇。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孟子生活的时代,秦国任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任用吴起,接连打胜仗削弱了敌人;齐威王、宣王用孙膑、田忌这些人,致使其他诸侯国入朝纳贡。可见,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军事改革,崇尚武力,发动兼并战争,这使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矛盾尖锐。孟子面对这样的现实,忧心忡忡,通过对夏、商、周三代兴衰的历史考察,他认为对百姓的“仁”和“不仁”是统治者能否取得天下的关键,得天下者在于得民心,得民心就需行“仁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使百姓心悦诚服,以达到“王天下”的政治目的。孟子“仁政”主张的基础,是他基于“民为贵”的民本主义思想。孟子关心人民的疾苦,也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并告诫统治者,要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否则,失去了民心就会自取灭亡。孟子的这种仁政爱民的思想,可谓远见卓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上的一份珍贵遗产。,“性善论”是孟子整个思想学说的理论基石和出发点。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孩提之童,知爱其亲”。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犹如人的四肢一样,在本质上,每个人都是相同的,这并不是外界强加给人的,而是人性所固有的。由于人性向善,人们通过修身、养性,均“可以为尧舜”。同时,孟子还认为,由于后天的教育不同,人们就有了善、恶的不同表现。这如同同样的麦种,条件不同,收获就有差别。因此,孟子强调要重视对人的教育,强调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虽然带有较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其合理内核是值得肯定的。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孟子的思想有其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然而积极方面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就成为后来的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气节人格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正义而斗争。他还强**育的重要性。所以,客观地研究孟子及其思想,对于我们新文化的建设者是有积极意义的。

孟善(?一1412),字百侯,山东武定府海丰县孝理村(今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大孟家村)人,元朝时在山东枢密院任职。朱元璋起兵,他叛元归降,跟随朱家父兄南征北战,屡建功勋,是明朝开国的功臣。,明末清初,戏曲作家孟称舜。

孟姓近代名人

孟森1869—1937,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擅治明清史。字莼孙,号心史,著作多以此署名,世称为孟心史先生。江苏武进人。1869年(清同治八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后并入武进县)。十四岁就学于当地名师周载帆,以应科举之试。时孟森于制艺(八股文)外,开始着意于学术、政治、经济诸方面的发展。嗣后又赴日本留学,进一步接受了西方近代学术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并于其后撰写翻译了一些有关法学及经济学的著作。中年时,孟森作幕广西龙江兵备道,又为著名实业家张謇亲近幕友。他留心于地方政治经济现状,曾参与了清末立宪运动。

孟目的1897—1983,药学家。直隶(今河北)保定人。1918年毕业于协医学院预科。1925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药学院。是英国皇家药科学会第一个中国会员。1925年回国。曾任协和医学院药科副主任,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化学系主任,中国药学会理事、理事长。1936年创办国立药学专科学校,并任教授、校长。建国后,历任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委员兼总干事,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区品检验所所长、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长。为《中华药典》第一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53年版和1963年版的编纂负责人之一。

孟继懋1897—1980,骨科学家和骨科教育家,中国杰出骨科先驱。他长期从事骨科临床、教学及研究工作,为创建中国专业齐全国际知名的创伤骨科中心作出了贡献。他首创治疗股骨颈骨折的孟氏截骨术和孟氏肩关节融合术。

孟泰1898—1967,鞍钢老英雄,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河北省丰润县人,于1898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他爱厂如家,艰苦创业,在恢复和发展鞍钢生产中做出了重大贡献,8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先后当选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当选为中国工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

孟宪承1899.9.21—1967.7.19,著名中国现代教育家。江苏省武进县人。孟宪承早年毕业于上海的南洋公学中院和圣约翰大学。1918年留学美国,入华盛顿大学专攻教育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后又赴英国,在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孟宪承回国后以毕生精力从事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曾先后在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北京的清华大学、南京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杭州的浙江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等校任教,并一度担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秘书长、国立中央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和浙江省立民众教育实验学校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孟宪承出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部长、华东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局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他连续当选为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第三、第四届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并曾担任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孟宪民1900.2.2—1969.2.18,地质学、矿业学家。江苏武进人。字应鳌。192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24年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矿业学院。1927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地质部矿物原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毕业从事矿床地质研究,特别对有色金属、稀有金属矿床的矿物组成以及成矿理论有深入研究,擅长有关的矿物微量化学分析鉴定,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三、四十年代对云南个旧锡矿的开发和东川铜矿的地质研究,颇多建树。晚年倡导沿一定层位找矿的思维,即近代成矿理论中的层控矿问题,影响所及,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效果。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郡望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梦西南)。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如今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武康县:治所在今浙江省北部。

平陆县:治所在今山西省西南端、黄河北岸一带地区。

安平县:汉朝时期置县(今山东益都),属于涿郡。唐武德初年置深州,为该州治所。唐武德十七年废深州,安平县归属于定州。

江夏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

安平堂:以望立堂。

平陆堂:以望立堂。

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亚圣堂:因孟子被称为“亚圣”而名其堂号。

一、mèng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侗、水、鲜、布朗、布依、达斡尔、鄂伦春、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庆父曰共仲,本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弒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

2、又注:“卫公孟絷之后,亦出自姬姓。以字为氏。”

3、《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与‘芒’通。芒卯即孟卯。”

4、清代高丽族有孟姓,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5、为金代女真族姓“抹颜”氏之汉译。《金史·国语解》:“抹颜曰孟。”

6、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达斡尔族有山大钦氏、朱路克氏、何乐克氏,皆出自墨尔迪音“哈拉”,其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音近之“孟”,遂为单姓。

7、鄂伦春族之孟姓,出自玛拉依尔“哈拉”,盖取其哈拉这首音谐以音近之“孟”而为单姓。

8、裕固族之孟姓,则由蒙戈勒氏所改(蒙戈勒,或译作“蒙格勒”)。本户族名,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而为音姓。春秋时鲁有孟之友,大夫;战国时有孟轲;三国时魏有孟达,新城太守;唐代有孟浩然,襄阳人,诗人。

二、

孟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4%,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26%。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67%。

孟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庶长为孟,故又曰孟氏。

2、春秋时卫灵公之兄孟絷之子孟彄,亦为孟氏。

3、金时女真人姓抹撚氏,汉姓为孟。

4、清满洲人姓。世居匣塔子、沈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后均有改为孟氏者。今满族姓。

5、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6、明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荡习喧百夫长为孟氏,系傣族。

7、裕固族蒙戈勒氏,汉姓为孟。

8、达斡尔族莫力登哈拉所属山大钦、朱路克、何乐克等莫昆汉姓均为孟。

9、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汉姓为孟。

10、彝族姓。四川德昌彝族姓俄母,汉姓为孟。

11、云南独龙族姓,以地名为氏。

12、土家、布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孟姓名人:

孟献子,周宣王时卿士。

郡望:昌平、武威,平昌。

变化:

1、与芒通,见《史记》。

2、明时杭州武林郡人孟宽二漂流至日本,仕长门国,称孟二官,后任荻藩,为医官。改日本姓武林名治庵,今日本广岛有其后裔,见《海外星云》。

姓氏源流

一、mèng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侗、水、鲜、布朗、布依、达斡尔、鄂伦春、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庆父曰共仲,本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弒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

2、又注:“卫公孟絷之后,亦出自姬姓。以字为氏。”

3、《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与‘芒’通。芒卯即孟卯。”

4、清代高丽族有孟姓,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5、为金代女真族姓“抹颜”氏之汉译。《金史·国语解》:“抹颜曰孟。”

6、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达斡尔族有山大钦氏、朱路克氏、何乐克氏,皆出自墨尔迪音“哈拉”,其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音近之“孟”,遂为单姓。

7、鄂伦春族之孟姓,出自玛拉依尔“哈拉”,盖取其哈拉这首音谐以音近之“孟”而为单姓。

8、裕固族之孟姓,则由蒙戈勒氏所改(蒙戈勒,或译作“蒙格勒”)。本户族名,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而为音姓。春秋时鲁有孟之友,大夫;战国时有孟轲;三国时魏有孟达,新城太守;唐代有孟浩然,襄阳人,诗人。

二、

孟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4%,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26%。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67%。

孟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庶长为孟,故又曰孟氏。

2、春秋时卫灵公之兄孟絷之子孟彄,亦为孟氏。

3、金时女真人姓抹撚氏,汉姓为孟。

4、清满洲人姓。世居匣塔子、沈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后均有改为孟氏者。今满族姓。

5、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6、明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荡习喧百夫长为孟氏,系傣族。

7、裕固族蒙戈勒氏,汉姓为孟。

8、达斡尔族莫力登哈拉所属山大钦、朱路克、何乐克等莫昆汉姓均为孟。

9、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汉姓为孟。

10、彝族姓。四川德昌彝族姓俄母,汉姓为孟。

11、云南独龙族姓,以地名为氏。

12、土家、布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孟姓名人:

孟献子,周宣王时卿士。

郡望:昌平、武威,平昌。

变化:

1、与芒通,见《史记》。

2、明时杭州武林郡人孟宽二漂流至日本,仕长门国,称孟二官,后任荻藩,为医官。改日本姓武林名治庵,今日本广岛有其后裔,见《海外星云》。

堂号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市、钟祥县、潜江市、钙阳县东部,以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三国时期的曹魏、孙吴各置江夏郡:吴国孙权在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分江夏、豫章、庐陵三地设江夏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武汉市至江西省九江市一带地区;曹魏的江夏郡治所在上昶(今云梦西南)。西晋灭吴后,还治旧地,改为武昌郡。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隋、唐两朝的江夏郡即鄂州。

洛阳郡:以今河南洛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历史上被称为“河南”,与“河东”、“河内”相对应,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政治活动中心。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洛阳城一直是这一地区的政治中心。西周时期,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首都,其余大体和西周时期相同。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秦置三川郡,郡治雒阳,辖今三门峡市(除灵宝外)、洛阳市(栾川西部除外)、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原阳县。西汉时期,此地区东部为东都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西部属弘农郡。从这一时期开始,“河南”正式成为行政区划中的一个地理名词,直到清朝。在这两千多年的历史里,“河南郡”、“河南尹”或者“河南府”一直特指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区。此时的河南郡,辖今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西部属弘农郡的有天的三门峡市全部、宜阳县、新安县、洛宁县、嵩县、栾川县已经如今南阳市和陕西省的部分地区。东汉时期,河洛地区的建制与西汉时期基本相同,只是河南郡改为河南尹,辖区不变。三国时期,属曹魏。雒阳改称洛阳行政建制基本上沿袭东汉。河南尹有所扩大,此时的河南尹包括今天的偃师市、孟津县、巩义市、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县、新密市、原阳县、汝阳县、伊川县、汝州市、登封市、禹州市、嵩县。跟两汉时期相比,多了登封、禹州、嵩县。西晋时期,大体仍然沿袭两汉旧制。不同之处在于,河南尹又改回河南郡,同时东部析置荥阳郡,包含今天的荥阳市、郑州市区、中牟县、新郑市、新密市、原阳县。同时河南尹向西有所扩展,包含了新安县和宜阳县东部。此时,河南郡包含的地区有偃师、孟津、巩义、登封、汝州、伊川、汝阳、禹州、嵩县、新安。东晋十六国时期,天下大乱,行政区划已不可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河洛地区仍为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郡。附近的其他各郡基本没有变化。北魏统一北方后,迁都洛阳,又改河南郡为河南尹。另置渑池郡,其他各郡无变化。但新设了很多县。隋朝统一天下,复改河南尹为河南郡,以东都洛阳为中心。辖今偃师、孟津、巩义、登封、伊川、嵩县、宜阳、新安、渑池、陕县等地。汝州、汝阳该属襄城郡,郡治从襄城迁到汝州。唐朝区划变化很大。河南郡改为都畿道河南府,仍以洛阳为中心。辖区比隋朝的河南郡有所扩大,加入了今禹州市、新密市、洛宁县、济源市、温县、孟州市。五代十国又是天下大乱,增设陕州、孟州(唐朝中后期设置),所以河南府的辖区很可能又回到隋朝河南郡的范围。北宋时期河南府以西京洛阳为中心,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伊川、新安、宜阳、洛宁、嵩县南宋时期金国河南府辖区有所缩小,辖今日巩义、登封、渑池、偃师、孟津、新安、宜阳大部、伊川小部分地区元朝设河南江北行省,从此以后,“河南”所指代的范围不再限于河洛地区。不过以洛阳为中心的河南府一直存在到清朝末年,只是作为河南江北行省或者河南省的次级行政区。此时的河南府路向西扩展,收纳了灵宝、陕县、洛宁。其他方向不变。明朝河南府进一步扩大,又增加了卢氏、栾川、嵩县、伊川大部清朝从河南府析置陕州,包括今天的陕县、灵宝、卢氏,以及栾川一部分地区。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十九县。民国十二年(癸亥,公元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日寇进攻上海,**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公元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洛阳解放,析洛阳县城区置市。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洛阳附近的各县中,跟洛阳历史联系最密切的是偃师、孟津、巩义、登封。其中偃师、孟津从周朝以来三千年如一日,从未改变。其次是巩义,从周朝一直到新中国,也有三千多年。再次是登封,从三国时期到新中国,有一千七百多年。而其他的各县(市)如新安、宜阳、伊川、渑池、汝州等则与洛阳时分时合,而栾川、卢氏、陕县、禹州等隶属洛阳的时间就更短了。另外,自从西晋置荥阳郡后,今天郑州市大部地区就跟洛阳地区分道扬镳。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高新七个城市区。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武康县:治所在今浙江省北部。

平陆县:治所在今山西省西南端、黄河北岸一带地区。

安平县:汉朝时期置县(今山东益都),属于涿郡。唐武德初年置深州,为该州治所。唐武德十七年废深州,安平县归属于定州。

江夏堂:以望立堂。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

武康堂:以望立堂。

安平堂:以望立堂。

平陆堂:以望立堂。

三迁堂:相传孟子幼时家靠墓田,孟子就学埋坟,哭丧的事。孟母为了教育好儿子,就迁到集市旁边住。孟子又学叫卖东西的声音,孟母只好又迁。最后迁到学校旁安家,孟子学习礼让进退,孟母高兴地说:“这里可以使我的儿子成为好人了。”由于孟母三迁,注意家庭教育,使孟子成为圣人。

亚圣堂:因孟子被称为“亚圣”而名其堂号。

一、mèng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龙口、平邑,山西之太原,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新会,云南之河口、泸水、陇川,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壮、侗、水、鲜、布朗、布依、达斡尔、鄂伦春、撒拉、裕固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姬姓。鲁桓公子庆父之后也。庆父曰共仲,本仲氏,亦曰仲孙氏,为闵公之故,讳弒君之罪,更为孟氏;亦曰孟孙氏。”

2、又注:“卫公孟絷之后,亦出自姬姓。以字为氏。”

3、《姓氏考略》据《史记》注云:“与‘芒’通。芒卯即孟卯。”

4、清代高丽族有孟姓,世居易州地方。《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5、为金代女真族姓“抹颜”氏之汉译。《金史·国语解》:“抹颜曰孟。”

6、为达斡尔族姓氏所改,达斡尔族有山大钦氏、朱路克氏、何乐克氏,皆出自墨尔迪音“哈拉”,其后或取其“哈拉”之首音,谐以音近之“孟”,遂为单姓。

7、鄂伦春族之孟姓,出自玛拉依尔“哈拉”,盖取其哈拉这首音谐以音近之“孟”而为单姓。

8、裕固族之孟姓,则由蒙戈勒氏所改(蒙戈勒,或译作“蒙格勒”)。本户族名,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以汉字“孟”而为音姓。春秋时鲁有孟之友,大夫;战国时有孟轲;三国时魏有孟达,新城太守;唐代有孟浩然,襄阳人,诗人。

二、

孟姓分布: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24%,为中国人口最多100个姓之一。尤以山东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26%。河南、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南等省亦多此姓,上述六省孟姓约占全国汉族孟姓人口67%。

孟姓起源:

1、系自姬姓。春秋时鲁桓公之子仲庆父,世为鲁卿,谓之仲孙氏,古谓庶长为孟,故又曰孟氏。

2、春秋时卫灵公之兄孟絷之子孟彄,亦为孟氏。

3、金时女真人姓抹撚氏,汉姓为孟。

4、清满洲人姓。世居匣塔子、沈阳等地。又,清满洲八旗姓墨尔哲勒氏、墨尔迪勒氏、盟佳氏、穆颜氏、墨克勒氏等后均有改为孟氏者。今满族姓。

5、清高丽人姓。世居易州。今朝鲜族姓。

6、明时云南永昌府保山县荡习喧百夫长为孟氏,系傣族。

7、裕固族蒙戈勒氏,汉姓为孟。

8、达斡尔族莫力登哈拉所属山大钦、朱路克、何乐克等莫昆汉姓均为孟。

9、鄂伦春族玛拉依尔氏,汉姓为孟。

10、彝族姓。四川德昌彝族姓俄母,汉姓为孟。

11、云南独龙族姓,以地名为氏。

12、土家、布依、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孟姓名人:

孟献子,周宣王时卿士。

郡望:昌平、武威,平昌。

变化:

1、与芒通,见《史记》。

2、明时杭州武林郡人孟宽二漂流至日本,仕长门国,称孟二官,后任荻藩,为医官。改日本姓武林名治庵,今日本广岛有其后裔,见《海外星云》。

展开全部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