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
[ ào,yù ]
读音:ào,yù
拼音:ao,yu
简繁:奥
五笔:TMOD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TMOD
笔画:12画
吉凶:吉
仓颉:HBK
结构:上下
郑码:NLUG
四角:27804
区位:1634
统一码:5965
异体字:奧
英汉互译:mysterious,obscure,profound
笔顺:撇、竖、横折、点、撇、横、竖、撇、点、横、撇、捺
笔顺演示鲁
[ lǔ ]
读音:lǔ
拼音:lu
简繁:魯
五笔:QGJF
五行:火
部外:暂无
五笔:QGJF
笔画:12画
吉凶:吉
仓颉:NWMA
结构:上下
郑码:RKVV
四角:27601
区位:3419
统一码:9C81
异体字:魯
英汉互译:foolish,stupid,rash,vulgar
笔顺:撇、横撇/横钩、竖、横折、横、竖、横、横、竖、横折、横、横
笔顺演示百家姓排名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时间 | 排名 |
---|---|---|---|---|---|
最新 | 无 | 2018年 | 无 | 2014年 | 无 |
2013年 | 无 | 2007年 | 无 | 2006年 | 无 |
1995年 | 无 | 1987年 | 无 | 1982年 | 无 |
明朝 | 无 | 元朝 | 无 | 宋朝 | 无 |
北宋 | 无 |
起源
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古代蒙古族部落形式描述,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奥鲁,夷姓,元有奥鲁赤。“奥鲁”,是蒙古语的音译,在明朝时期汉译为“老小营”,原专指征戍军人的家属、辎重所在,如同现代的后勤系统。大蒙古汗国时期,男丁充军出征,其家属和童仆按千户在后方或随军从事生产,经营畜群和其它产业,以供应前方,这种组织形式就称为“奥鲁”。后来人们将管理这些后勤系统的官职称谓衍伸为姓氏,称奥鲁氏。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西征时,以中军的后方为大奥鲁,委派幼弟孛儿只斤··铁木哥斡赤斤留守。蒙古灭金国以后,在江淮以北逐渐形成具有汉地特点的奥鲁制度。军户都归各路奥鲁官府管领,凡签发丁壮,替换老弱,供应军需,赡养征戍军人老小,处理军户间的民事纠纷等等,都由奥鲁官府直接管理,不受地方路府州县管辖。各路奥鲁官府自成系统,受中央枢密院节制。
元朝时期,那些奥鲁官常常**受贿,放富差贫,压榨贫苦军户。元朝政府鉴于汉军奥鲁官府对中央集权和地方行政颇多障碍,在元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以后,逐步改由地方路府州县长官兼领诸军奥鲁,管理军户。然而,元朝统治者基于其一贯推行的民族分化和民族歧视政策,在蒙古军和色目军中仍保持单独的奥鲁赤,即奥鲁官,并往往有世袭状况。到了元朝末年,官军腐朽衰败,元朝政府愈来愈依靠地方地主武装来镇压烽火云起的农民起义,奥鲁制也走向崩溃。但由奥鲁官职演变的姓氏,仍然保留了下来。
蒙古族奥鲁氏后来在明朝时期大多汉化改姓为奥氏,少部分改为鲁氏。
今陜西省西安市、山西省吕梁地区北部、陕西省渭南市一带有蒙古族奥鲁氏奥姓族人分布。
商州:汉以名县,北周以名州。历代设州置县,或州县同设,交替沿革复杂。远古为虞司徒契所封之国,夏属梁、豫之交;周属雍、豫。春秋战国,先是分属秦、晋(魏),后统属于秦。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地属内史南境。治所设咸阳,统辖境域相当于今关中平原及商洛地区,领四十二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设商县,包括今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四县,因商山而得名。早在周显王十八年(庚午,公元前351年),秦国就在这里修了城,地址在今丹凤县城西两公里半古城岭子,系商洛最早之城池,南北长一千五百米;东西宽一千米。出土文物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辛巳,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之封邑。商鞅变法,使秦国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兴旺景象,秦孝公为表彰商鞅变法之功而封地十五邑。但秦太子驷继位后,听信谗言,诬鞅诲法,并车裂商鞅于郑(今陕西华县)。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4年)地属弘农郡,隶司隶校尉部,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貌略镇北),领十一县,在陕西境内的上洛、商县两县,即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洛地域。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包括今商州区、洛南县两地。今丹凤、山阳、商南三县时为商县。旬阳县北部(今镇安、柞水县东南部)是汉中郡辖区;杜陵县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是京兆尹辖区。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地属京兆尹,仍隶司隶校尉部,辖区相当于今关中平原西安以东、渭南及商洛地区。尹治设在长安,仍领十城,其中上洛、商两县的地域和今商洛地区大体相当。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地属曹魏之京兆郡,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设,治所在长安,领十一县。仍称上洛县,魏文帝曹还又将上洛的“雒”字改为“洛”字。辖今商州区、洛南两地。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地属司州,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陕西省商洛地区。州治设在洛阳,领十二郡。晋泰始二年,晋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上洛,领上洛、商、卢氏三县(卢氏今属河南省)。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中国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乱。郡县朝设夕废,统属复杂。由东晋开始的南朝,在辖区的北部侨设了上格的州、县,用的是上洛的地名,以安置南迁的上洛的百姓,包括上洛的巴民。这里不详叙。北魏时期属洛州。北魏太延五年(己卯,公元439年)于上洛城设荆州,北魏太平真君二年(辛巳,公元441年),上洛县北部划设拒阳县,北魏太和三年(己未,公元479年)将荆州迁往卢氏。北魏太和十一年(丁卯,公元487年)又迁往襄阳,撤上洛郡,于上洛城设立洛州,领五郡,其中三郡属今商洛:上洛郡,领上洛、拒阳两县;上庸郡,领商(今丹凤)、丰阳两县;苌和郡,领南商一县,即今商南。西魏时期属洛州和雍州管辖。洛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郡(今商州区)、拒阳郡(今洛南县)、上庸郡(今山阳县西北部、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商县(今丹凤)及山阳漫川、商南县。柞水西北部属雍州管辖。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改洛州为商州;治所设上格(即今商州城)领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阳、丹凤、商南四县及镇柞部分地域);拒阳郡(今洛南地)。隋朝时期(公元589~618年),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两郡,保留商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撤商州复设上洛郡,治所仍设上洛,领上洛县(今商州区)、商洛县(商洛即从前的商县,隋文帝改称商洛,这是“商洛”二字连用起来称呼地名的开始),洛南县、丰阳县(今山阳、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五县;大兴县东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仍属京兆郡管辖。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设商州,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划归山南道,唐开元二十五年归山南西道,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为上洛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为商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今商州区)、商洛县(今丹凤、商南两县)、洛南县(今洛南)、丰阳县(今山阳)、乾元县(今镇安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今柞水县西北部属京兆府。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于分裂割据,各国疆域均不辽阔,道一级遂废,为州(府)统县的二级制。当时陕南东部经历了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等五个期代。后梁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乾元、上津五县;洛南县改属华州;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汉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上津四县;南县仍属华州;乾佑县(己酉,公元949年改乾元县为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周时,商州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北宋、金、南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北宋时,商州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治所设上洛,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金、南宋时期,商州属金国京兆府路。金贞元二年(甲戌,公元1154年)将商洛、丰阳两县降为镇,并入上洛、洛南两县;咸宁县东南部属京兆府;旬阳县西北部(今镇安县)属金州。金元光二年(癸酉,公元1223年)农历5月改属河南路。领上洛(今商州区、丹凤、商南、山阳四县及柞水县南部),元至元元年(甲子,公元1264年)废上洛县,以州代县,由州直辖,定名商州。辖地包括今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及柞水县南部,并统领洛南县地。元朝时期(公元1279~1368年)商州先属安西路,后属奉元路管辖。元朝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建制,商州下领洛南一县,原来的上洛为在郭,仍不另设县,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辖的地域和今天大体相当。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地属西安府,时称商州,辖今商州区、丹凤县两地,明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农历5月,降商州为县制。明成化十三年(丁酉,公元1477年)农历3月复升为州,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四县。明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为避明兴宗朱常洛名讳,又改“洛”为雒”。商洛有闯王建立政权的记载。明崇祯十六年(癸未,公元1643年)农历10月,闯王军攻占了商州,第二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朝,称永昌元年,派鲁大儒为商州牧,给山阳也派了县令(其它各县待考),李闯大顺永昌二年(公元1645年)农历1月,闯王政权结束。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商州,直属陕西省,领商南;雒南、山阳、镇安四县。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公元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之地置孝义厅,属西安府,这是柞水县的前身。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州改设商县(辖今商州区、丹凤县西南部)、洛南县(今洛南及丹凤县东北部)、柞水县(今柞水县西部及镇安县东北部)三县,属关中道;山阳、商南、镇安三县,属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撤销道制,以省直接领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在商县城设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商县、雒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六县,一度还管过蓝田县。是年在龙驹寨成立设置局。1949年7月13日商县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49年5月开始商洛地区各县陆续解放,在商县设置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分署第工分区,辖商县、雒南、商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七县。1950年改名陕西省商洛分区专员公署,仍辖以上七县。1955年将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658年12月撤销丹凤、柞水两县(丹凤分属商南和商县辖,柞水与镇安县合并),商洛地区辖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五县。1961年10月又恢复为七县。196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时称商洛专区,行政公署驻商县城。1968年,商洛专员公署改称为“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各县人民委员会易名为“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商洛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更地区名为商洛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1月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县为商州区。200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州市为商州区。
渭南堂:以望立堂,亦称商州堂。
一、奥鲁(奥魯)ào lǔ
元代蒙古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云:“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元代有上柱国奥鲁·赤,后改姓‘奥’。”(按:《姓氏考略》以“奥鲁”为“夷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以为“女真族姓”。)
历史名人
奥鲁姓古代名人
奥鲁赤元朝,蒙古族。著名上国柱、西平王。奥鲁赤是元世祖忽必烈的第七子,元朝初期为上国柱,受命出镇吐蕃,镇戍地方,管理吐蕃军事。奥鲁赤曾多次前往乌思藏平息叛乱,残酷镇压该地区的各民族起义。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农历10月,受封为西平王,持驼纽金镀银印。按史书记载,上国柱,全称是“上国柱都尉”,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官衔称谓,为朝廷重臣之一,为楚国最高功爵,相当于上将军,封赏于对国家有大功之人,屈原及其儿子屈署就曾被楚怀王封为“上国柱”。一个时代的朝廷中,只能有一个“上国柱”官员,执掌全国的军政事宜。到了隋、唐时期,“上国柱”执有军事指挥权力,但不得干政。到唐朝后期,“上国柱”逐渐成为了一种赏赐称谓,变成没有实权地位的爵位。到了元朝时期,“上国柱”又恢复了原来的地位,拥有军、政一体化的巨大权力。明朝以后,“上国柱”这种官衔被废黜。波斯史家拉施德丁在《史集》中记记:“合罕(qahan)把吐蕃地区赐给了奥鲁赤”。藏文史籍中也记有奥鲁赤受命管理西土之事。据此,学术界曾认为吐蕃是西平王奥鲁赤的封土。但依史籍《元史》中关于奥鲁赤活动的记载及元朝时期治边制度,奥鲁赤于吐蕃是出镇而非分封。奥鲁赤的最大功绩,就是维护了西藏地区与元朝中央政权的统一,防止国土分裂。奥鲁赤的后裔分衍有世袭西平王和镇西武靖王两个支派,均为镇抚吐蕃地方的实力派王爷。首任西平王奥鲁赤建王府于西藏的朵哥麻思(今西藏朵甘思)的算木多城,为元朝在西藏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的官邸。
奥鲁铁迈赤蒙古族,蒙古国诸万户府奥鲁总管。
奥鲁铁木禄蒙古族,原名虎都铁木禄,字汉卿,奥鲁铁迈赤之子。元朝至元七年(公元1207年),在蒙古族姓氏汉化中,因其母是回族,姓刘,遂改名为刘汉卿。此后该支奥鲁氏后裔姓氏汉化为刘氏,入回回教。
郡望
商州:汉以名县,北周以名州。历代设州置县,或州县同设,交替沿革复杂。远古为虞司徒契所封之国,夏属梁、豫之交;周属雍、豫。春秋战国,先是分属秦、晋(魏),后统属于秦。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地属内史南境。治所设咸阳,统辖境域相当于今关中平原及商洛地区,领四十二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设商县,包括今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四县,因商山而得名。早在周显王十八年(庚午,公元前351年),秦国就在这里修了城,地址在今丹凤县城西两公里半古城岭子,系商洛最早之城池,南北长一千五百米;东西宽一千米。出土文物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辛巳,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之封邑。商鞅变法,使秦国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兴旺景象,秦孝公为表彰商鞅变法之功而封地十五邑。但秦太子驷继位后,听信谗言,诬鞅诲法,并车裂商鞅于郑(今陕西华县)。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4年)地属弘农郡,隶司隶校尉部,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貌略镇北),领十一县,在陕西境内的上洛、商县两县,即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洛地域。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包括今商州区、洛南县两地。今丹凤、山阳、商南三县时为商县。旬阳县北部(今镇安、柞水县东南部)是汉中郡辖区;杜陵县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是京兆尹辖区。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地属京兆尹,仍隶司隶校尉部,辖区相当于今关中平原西安以东、渭南及商洛地区。尹治设在长安,仍领十城,其中上洛、商两县的地域和今商洛地区大体相当。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地属曹魏之京兆郡,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设,治所在长安,领十一县。仍称上洛县,魏文帝曹还又将上洛的“雒”字改为“洛”字。辖今商州区、洛南两地。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地属司州,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陕西省商洛地区。州治设在洛阳,领十二郡。晋泰始二年,晋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上洛,领上洛、商、卢氏三县(卢氏今属河南省)。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中国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乱。郡县朝设夕废,统属复杂。由东晋开始的南朝,在辖区的北部侨设了上格的州、县,用的是上洛的地名,以安置南迁的上洛的百姓,包括上洛的巴民。这里不详叙。北魏时期属洛州。北魏太延五年(己卯,公元439年)于上洛城设荆州,北魏太平真君二年(辛巳,公元441年),上洛县北部划设拒阳县,北魏太和三年(己未,公元479年)将荆州迁往卢氏。北魏太和十一年(丁卯,公元487年)又迁往襄阳,撤上洛郡,于上洛城设立洛州,领五郡,其中三郡属今商洛:上洛郡,领上洛、拒阳两县;上庸郡,领商(今丹凤)、丰阳两县;苌和郡,领南商一县,即今商南。西魏时期属洛州和雍州管辖。洛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郡(今商州区)、拒阳郡(今洛南县)、上庸郡(今山阳县西北部、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商县(今丹凤)及山阳漫川、商南县。柞水西北部属雍州管辖。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改洛州为商州;治所设上格(即今商州城)领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阳、丹凤、商南四县及镇柞部分地域);拒阳郡(今洛南地)。隋朝时期(公元589~618年),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两郡,保留商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撤商州复设上洛郡,治所仍设上洛,领上洛县(今商州区)、商洛县(商洛即从前的商县,隋文帝改称商洛,这是“商洛”二字连用起来称呼地名的开始),洛南县、丰阳县(今山阳、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五县;大兴县东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仍属京兆郡管辖。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设商州,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划归山南道,唐开元二十五年归山南西道,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为上洛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为商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今商州区)、商洛县(今丹凤、商南两县)、洛南县(今洛南)、丰阳县(今山阳)、乾元县(今镇安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今柞水县西北部属京兆府。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于分裂割据,各国疆域均不辽阔,道一级遂废,为州(府)统县的二级制。当时陕南东部经历了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等五个期代。后梁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乾元、上津五县;洛南县改属华州;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汉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上津四县;南县仍属华州;乾佑县(己酉,公元949年改乾元县为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周时,商州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北宋、金、南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北宋时,商州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治所设上洛,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金、南宋时期,商州属金国京兆府路。金贞元二年(甲戌,公元1154年)将商洛、丰阳两县降为镇,并入上洛、洛南两县;咸宁县东南部属京兆府;旬阳县西北部(今镇安县)属金州。金元光二年(癸酉,公元1223年)农历5月改属河南路。领上洛(今商州区、丹凤、商南、山阳四县及柞水县南部),元至元元年(甲子,公元1264年)废上洛县,以州代县,由州直辖,定名商州。辖地包括今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及柞水县南部,并统领洛南县地。元朝时期(公元1279~1368年)商州先属安西路,后属奉元路管辖。元朝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建制,商州下领洛南一县,原来的上洛为在郭,仍不另设县,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辖的地域和今天大体相当。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地属西安府,时称商州,辖今商州区、丹凤县两地,明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农历5月,降商州为县制。明成化十三年(丁酉,公元1477年)农历3月复升为州,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四县。明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为避明兴宗朱常洛名讳,又改“洛”为雒”。商洛有闯王建立政权的记载。明崇祯十六年(癸未,公元1643年)农历10月,闯王军攻占了商州,第二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朝,称永昌元年,派鲁大儒为商州牧,给山阳也派了县令(其它各县待考),李闯大顺永昌二年(公元1645年)农历1月,闯王政权结束。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商州,直属陕西省,领商南;雒南、山阳、镇安四县。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公元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之地置孝义厅,属西安府,这是柞水县的前身。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州改设商县(辖今商州区、丹凤县西南部)、洛南县(今洛南及丹凤县东北部)、柞水县(今柞水县西部及镇安县东北部)三县,属关中道;山阳、商南、镇安三县,属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撤销道制,以省直接领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在商县城设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商县、雒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六县,一度还管过蓝田县。是年在龙驹寨成立设置局。1949年7月13日商县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49年5月开始商洛地区各县陆续解放,在商县设置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分署第工分区,辖商县、雒南、商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七县。1950年改名陕西省商洛分区专员公署,仍辖以上七县。1955年将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658年12月撤销丹凤、柞水两县(丹凤分属商南和商县辖,柞水与镇安县合并),商洛地区辖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五县。1961年10月又恢复为七县。196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时称商洛专区,行政公署驻商县城。1968年,商洛专员公署改称为“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各县人民委员会易名为“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商洛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更地区名为商洛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1月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县为商州区。200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州市为商州区。
渭南堂:以望立堂,亦称商州堂。
一、奥鲁(奥魯)ào lǔ
元代蒙古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云:“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元代有上柱国奥鲁·赤,后改姓‘奥’。”(按:《姓氏考略》以“奥鲁”为“夷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以为“女真族姓”。)
姓氏源流
一、奥鲁(奥魯)ào lǔ
元代蒙古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云:“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元代有上柱国奥鲁·赤,后改姓‘奥’。”(按:《姓氏考略》以“奥鲁”为“夷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以为“女真族姓”。)
堂号
商州:汉以名县,北周以名州。历代设州置县,或州县同设,交替沿革复杂。远古为虞司徒契所封之国,夏属梁、豫之交;周属雍、豫。春秋战国,先是分属秦、晋(魏),后统属于秦。秦朝(公元前221~前207年)地属内史南境。治所设咸阳,统辖境域相当于今关中平原及商洛地区,领四十二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设商县,包括今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山阳四县,因商山而得名。早在周显王十八年(庚午,公元前351年),秦国就在这里修了城,地址在今丹凤县城西两公里半古城岭子,系商洛最早之城池,南北长一千五百米;东西宽一千米。出土文物带有“商”字的瓦当,确认系(辛巳,公元前340年)秦封给商鞅之封邑。商鞅变法,使秦国出现了政通人和的兴旺景象,秦孝公为表彰商鞅变法之功而封地十五邑。但秦太子驷继位后,听信谗言,诬鞅诲法,并车裂商鞅于郑(今陕西华县)。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4年)地属弘农郡,隶司隶校尉部,郡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以南、伊河以西及淅川、丹江流域。其治所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貌略镇北),领十一县,在陕西境内的上洛、商县两县,即大体相当于现今的商洛地域。上洛这一地名,因居洛河上游故名,战国时即有。汉朝忌水,将上洛改为上雒,这是用“雒”字的开始。包括今商州区、洛南县两地。今丹凤、山阳、商南三县时为商县。旬阳县北部(今镇安、柞水县东南部)是汉中郡辖区;杜陵县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是京兆尹辖区。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地属京兆尹,仍隶司隶校尉部,辖区相当于今关中平原西安以东、渭南及商洛地区。尹治设在长安,仍领十城,其中上洛、商两县的地域和今商洛地区大体相当。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地属曹魏之京兆郡,曹魏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设,治所在长安,领十一县。仍称上洛县,魏文帝曹还又将上洛的“雒”字改为“洛”字。辖今商州区、洛南两地。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地属司州,辖区相当于今河南省部、中部、西部和山西省西南部及陕西省商洛地区。州治设在洛阳,领十二郡。晋泰始二年,晋武帝分京兆南部置上洛郡,治所在上洛,领上洛、商、卢氏三县(卢氏今属河南省)。南北朝时期(公元317~589年),中国呈分裂局面,行政建制混乱。郡县朝设夕废,统属复杂。由东晋开始的南朝,在辖区的北部侨设了上格的州、县,用的是上洛的地名,以安置南迁的上洛的百姓,包括上洛的巴民。这里不详叙。北魏时期属洛州。北魏太延五年(己卯,公元439年)于上洛城设荆州,北魏太平真君二年(辛巳,公元441年),上洛县北部划设拒阳县,北魏太和三年(己未,公元479年)将荆州迁往卢氏。北魏太和十一年(丁卯,公元487年)又迁往襄阳,撤上洛郡,于上洛城设立洛州,领五郡,其中三郡属今商洛:上洛郡,领上洛、拒阳两县;上庸郡,领商(今丹凤)、丰阳两县;苌和郡,领南商一县,即今商南。西魏时期属洛州和雍州管辖。洛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郡(今商州区)、拒阳郡(今洛南县)、上庸郡(今山阳县西北部、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商县(今丹凤)及山阳漫川、商南县。柞水西北部属雍州管辖。北周宣政元年(戊戌,公元578年)改洛州为商州;治所设上格(即今商州城)领上洛郡(含今商州、山阳、丹凤、商南四县及镇柞部分地域);拒阳郡(今洛南地)。隋朝时期(公元589~618年),隋开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撤上洛、上庸两郡,保留商州;隋大业三年(丁卯,公元607年)撤商州复设上洛郡,治所仍设上洛,领上洛县(今商州区)、商洛县(商洛即从前的商县,隋文帝改称商洛,这是“商洛”二字连用起来称呼地名的开始),洛南县、丰阳县(今山阳、镇安县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五县;大兴县东南部(今柞水县西北部)仍属京兆郡管辖。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唐武德元年(戊寅,公元618年)改上洛郡设商州,唐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划归山南道,唐开元二十五年归山南西道,唐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撤商州又改为上洛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撤上洛郡再改为商州,治所设上洛,领上洛(今商州区)、商洛县(今丹凤、商南两县)、洛南县(今洛南)、丰阳县(今山阳)、乾元县(今镇安及柞水县东南部)、上津县(今湖北省境内),今柞水县西北部属京兆府。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79年),行政建制沿用唐制,但由于分裂割据,各国疆域均不辽阔,道一级遂废,为州(府)统县的二级制。当时陕南东部经历了后梁(公元907~923年)、后唐(公元923~936年)、后晋(公元936~946年)、后汉(公元947~950年)、后周(公元951~960年)等五个期代。后梁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乾元、上津五县;洛南县改属华州;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汉时,商州领上洛、商洛、丰阳、上津四县;南县仍属华州;乾佑县(己酉,公元949年改乾元县为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后周时,商州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乾佑县、万年县东南部属京兆府。北宋、金、南宋时期(公元960~1279年)北宋时,商州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治所设上洛,领上洛、商洛、洛南、丰阳、上津五县。金、南宋时期,商州属金国京兆府路。金贞元二年(甲戌,公元1154年)将商洛、丰阳两县降为镇,并入上洛、洛南两县;咸宁县东南部属京兆府;旬阳县西北部(今镇安县)属金州。金元光二年(癸酉,公元1223年)农历5月改属河南路。领上洛(今商州区、丹凤、商南、山阳四县及柞水县南部),元至元元年(甲子,公元1264年)废上洛县,以州代县,由州直辖,定名商州。辖地包括今商州、丹凤、商南、山阳及柞水县南部,并统领洛南县地。元朝时期(公元1279~1368年)商州先属安西路,后属奉元路管辖。元朝实行省、路、府、县四级行政建制,商州下领洛南一县,原来的上洛为在郭,仍不另设县,由州直管,但商州所辖的地域和今天大体相当。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地属西安府,时称商州,辖今商州区、丹凤县两地,明洪武七年(甲寅,公元1374年)农历5月,降商州为县制。明成化十三年(丁酉,公元1477年)农历3月复升为州,领洛南、商南、山阳、镇安四县。明天启元年(辛酉,公元1621年)为避明兴宗朱常洛名讳,又改“洛”为雒”。商洛有闯王建立政权的记载。明崇祯十六年(癸未,公元1643年)农历10月,闯王军攻占了商州,第二年在西安建立大顺朝,称永昌元年,派鲁大儒为商州牧,给山阳也派了县令(其它各县待考),李闯大顺永昌二年(公元1645年)农历1月,闯王政权结束。清朝时期(公元1644~1911年),清雍正三年(乙巳,公元1725年)升为直隶商州,直属陕西省,领商南;雒南、山阳、镇安四县。清乾隆四十七年(壬寅,公元1782年),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之地置孝义厅,属西安府,这是柞水县的前身。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废州改设商县(辖今商州区、丹凤县西南部)、洛南县(今洛南及丹凤县东北部)、柞水县(今柞水县西部及镇安县东北部)三县,属关中道;山阳、商南、镇安三县,属汉中道。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撤销道制,以省直接领县。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在商县城设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商县、雒南、商南、山阳、镇安、柞水六县,一度还管过蓝田县。是年在龙驹寨成立设置局。1949年7月13日商县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1949年5月开始商洛地区各县陆续解放,在商县设置陕甘宁边区陕南行政主任分署第工分区,辖商县、雒南、商南、丹凤、山阳、镇安、柞水七县。1950年改名陕西省商洛分区专员公署,仍辖以上七县。1955年将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1658年12月撤销丹凤、柞水两县(丹凤分属商南和商县辖,柞水与镇安县合并),商洛地区辖商县、洛南、商南、山阳、镇安五县。1961年10月又恢复为七县。1964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雒”为“洛”,时称商洛专区,行政公署驻商县城。1968年,商洛专员公署改称为“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各县人民委员会易名为“县革命委员会”。1969年商洛专区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商洛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更地区名为商洛地区行政公署。1981年1月改县革命委员会为县人民政府。1988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县为商州区。2002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商州市为商州区。
渭南堂:以望立堂,亦称商州堂。
一、奥鲁(奥魯)ào lǔ
元代蒙古族姓氏。《姓氏考略》收载。《中国姓氏大全》注云:“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元代有上柱国奥鲁·赤,后改姓‘奥’。”(按:《姓氏考略》以“奥鲁”为“夷姓”;《中国古今姓氏辞典》以为“女真族姓”。)